6.1.2拟建项目水处理措施及其评述 |
(一)废水 |
(一)拟建项目废水处理措施 |
海门兆丰化工有限公司此次拟建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废水主要是水环真空泵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废气治理废水、地面冲洗水、生活污水以及初期雨水。由于拟建项目生产品种单一,并且水环真空泵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废气治理废水中含有少量物料,污染物少,浓度低,因此可作为生产用水回用至MF 的生产工段,不会影响产品质量。其余废水总量3600m3/a(12 m3/d),水量不大且水质简单,依托厂内现有的生化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
(二)依托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可行性分析 |
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总处理能力m3/d,目前实际日处理废水m3/d,因此有余量处理拟建项目产生的废水。 |
根据厂内的水质特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厌氧+好氧”的生化处理工艺。 |
1、厌氧工艺 |
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额厌氧工段采用UASB反应塔,其主要由污泥反应区、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包括沉淀区)和气室三部分组成。在底部反应区内存留大量厌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凝聚性能的污泥在下部形成污泥层。要处理的污水从厌氧污泥床底部流入与污泥层中污泥进行混合接触,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把它转化为沼气。沼气以微小气泡形式不断放出,微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合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气泡,在污泥床上部由于沼气的搅动形成一个污泥浓度较稀薄的污泥和水一起上升进入三相分离器,沼气碰到分离器下部的反射板时,折向反射板的四周,然后穿过水层进入气室,集中在气室沼气,用导管导出,固液混合液经过反射进入三相分离器的沉淀区,污水中的污泥发生絮凝,颗粒逐渐增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沉淀至斜壁上的污泥沿着斜壁滑回厌氧反应区内,使反应区内积累大量的污泥,与污泥分离后的处理出水从沉淀区溢流堰上部溢出,然后排出污泥床。 |
在生化的初段采用对高浓度废水有较高降解效果的UASB工艺,通过厌氧发酵对有机物进行降解,既有很高的去除率,节约了能耗,又减轻了后段好氧生化的负荷。UASB工艺的优点如下: |
⑴UASB内污泥浓度高,平均污泥浓度为20-40gVSS/1; |
⑵有机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采用中温发酵时,容积负荷一般为10kgCOD/m3.d左右; |
⑶无混合搅拌设备,靠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的上升运动,使污泥床上部的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对下部的污泥层也有一定程度的搅动; |
⑷污泥床不填载体,节省造价及避免因填料发生堵赛问题 |
⑸UASB内设三相分离器,通常不设沉淀池,被沉淀区分离出来的污泥重新回到污泥床反应区。 |
2、好氧工艺 |
四聚乙醛工艺废气的主要成分是乙醛,它是一种极易挥发的液体,如果排放量稍大,就会引起人的不适感。因此兆丰化工采用冷凝+活性炭吸收+水喷淋的方法进行处理,具体如下: |
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好氧工段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该方法是从生物膜法派生出来的一种废水生物处理法,即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装填一定数量的填料,利用栖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应的氧气,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目的。它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该方法的优点如下: |
⑴净化效率高,处理所需时间短,对进水有机负荷的变动适应性较强;。 |
⑵不必进行污泥回流,同时没有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方便。 |
由表6.1-2可知,现有污水设施能够稳定运行,出水能够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 |
根据拟建项目产生的废水水质、水量情况,拟建项目建成后依托厂内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时可行的。 |
(三)拟建项目废水的排放情况 |
根据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拟建项目建成后,废水的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6.1-3。 |
 |
6.6 地下水及土壤防治措施 |
建设方应贯彻“以防为主、治理为辅、防治结合”的理念,坚持源头控制、防止渗漏、污染监测和应急处理的主动防渗措施与被动防渗措施相结合的原则,治理措施(包括补救措施和修复计划)则应按照从简单到复杂,遵循技术使用可靠、经济合理、效果明显和目标相符的原则。 |
拟建项目厂区主要可能存在的地下水及土壤污染源头,为厂内污水贮存处理设施及固废堆场。本项目厂区内,车间内污水收集池、厂内污水处理站及固废堆场为重点污染防渗区,其它生产区域为一般污染防渗区。 |
拟建项目车间内污水收集池及厂内污水处理站构筑物拟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添加抗渗剂,其中酸性水收集池使用玻璃钢材质。在车间内污水收集池及厂内污水处理站构筑物下方加铺地下工程膜,建设方拟使用地工HDPE防渗膜,其主要成分为高密度聚乙烯,其水蒸汽渗透系数K≤1.0×10-13g.cm/c cm2.s.pa,具有很好的耐酸碱,耐腐蚀及防渗性。
|
建设单位对固废堆场必须做好防风、防雨、防渗漏措施。 |
拟建项目一般工业固废堆场当天然基础层渗透系数大于10-7cm/s时,拟采取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以达到防渗层厚度相当于渗透系数10-7cm/的防渗性能。 |
拟建项目危险固废暂存间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建设方采取合适的防渗材料后,使渗透系数≤10-10cm/s,衬里能够覆盖危险固废及其溶出物可能涉及到的范围,在衬里上建造浸出液收集清除系统,并建造径流疏导系统,保证暴雨不会流到危险废物堆里。
|
采取以上处置措施后,本项目不会对周边地下水及土壤环境产生污染影响。 |